《乘船而來》講座活動

SP2506692560
《乘船而來》講座活動 《乘船而來》講座活動 《乘船而來》講座活動

Instant Voucher

循著講者的話語,發現乘船而來的文物與港口的故事。

View Count:10+
Payment Transaction

Description

《乘船而來─封存、遞送與那些未曾中斷的美好》,透過展覽回望這段歷史與故事,。

1948至1949年間,第一批故宮文物由海軍「中鼎艦」押運,第二批由招商招商局「海滬輪」承運,開啟了一段以海為路的文化遷徙。陽明海運的前身,正是在這場歷史行動中扮演了關鍵的遞送者。

七十多年後,當我們重新回望這條航線,基隆港不僅是文物抵達的起點,更是見證台灣社會變遷的港口——從香蕉、砂糖的出口,到晶片與貨櫃的往返,港口始終載運著人們的生活與夢想。

本館也藉由講座活動,展望此段歷史與故事的敘談。邀請自出生便與文物同行的莊靈先生,透過他個人的記憶與見證,帶領觀眾回望那段歷程,並思考今日的我們,如何在全球流動的時代中,繼續守護「美好必須被好好送達」的信念。

同時本館也邀請戴寶村教授,帶領觀眾回顧基隆港從戰後重建到現代化的歷程,探討不同時期的主要出口物資,如何映照出台灣產業的起伏與轉型。透過港口的故事,我們得以看見一段段與海洋、與時代、與生活緊密相連的歷史篇章。

邀請您一同乘船而來,於講座中航行,透過歷史與航運的雙重視角,重新理解基隆港的「封存、遞送與那些未曾中斷的美好」。


【講座介紹】

1. 11/08〈海上載運:基隆港與貨物的流轉〉/戴寶村教授

📍講座介紹:本次邀請「戴寶村」教授,帶著我們回顧基隆港的過往,分享自1950年代至今的基隆港與貨物種類,而呈現台灣的產業變化與海運之間的緊密關聯,邀請您一同欣賞展覽,也參與此次講座,深入了解基隆港與貨物的輝煌時代。

📍講師介紹:戴寶村教授

  在北海岸,現在新北市三芝區、舊名「番社後」的地方。濱海生長的背景,鄰近的淡水又是山河海交會與歷史元素豐富之地,促使他鑽研於海洋史領域的探究,著有《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》、〈近代台灣港口市鎮發展〉(博士學位論文)、《近代台灣海運發展──戎克船到長榮巨舶》、《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》、《典藏台灣史(四)漢人社會的形成》(與溫振華合著)等專著。另著有政治史通史類書籍、淡水河流域史、高雄陳家家族史、客家族群史、縣市鄉鎮志書、諺語歷史文化、北台灣歷史文化,乃至中學教科書等。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退休,現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祕書長。


2. 11/15 〈故宮文物南遷的故事〉/莊靈先生、蔡玫芬女士

📍講座介紹:透過對談,邀請莊靈老師與蔡玫芬老師分享這段歷史,故宮文物南遷的過程,渡過黑水溝,登陸基隆港口,文物如何經歷千辛萬苦,落地台灣,而莊靈老師的心路歷程,以及其父親的生活點滴,都成就這份歷史的故事與回憶,也與本次展覽交相映照著這段回憶。

📍講師介紹:

(1)莊靈先生:

  1938年生於中國貴州,幼時隨父親護運故宮文物來臺,見證早期故宮博物院在霧峰北溝的年代。自小受古典文化的溫潤薰陶,稍長則徜徉於新穎藝術觀念的實驗與激盪之中,作品呈現出儒雅的涵養與自由不拘的手法,於2011年獲得第15屆國家文藝獎。

(2)蔡玫芬女士:

  前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,鑽研故宮歷代藏瓷40年,並專精於法器、漆器、文房器用等,策劃多場故宮重要展覽,研究著作豐富。

Information

Instruction

1.講座日期與時間:11/8 14:00-16:00、11/15 14:00-16:30
2.講座對象:不限年齡
3.講座人數:各場限40人
4.講座地點: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3F(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4號)
5.費用:免費

Precaution

1.活動洽詢電話:02-2421-5681 #103 黎先生

Refund Policy

1.如有退改時間將於活動當日或前一日郵件通知。
2.為維護雙方權益,如發生上列之不可抗因素,主辦單位將會主動通知活動取消,並提供其他可報名的日期。
3.主辦單位保留最終核准報名與否及活動變更、修改或終止本活動之權力,恕不另行通知。

《乘船而來》講座活動

Please select a product

  • 11/8(六)14:00-16:00〈海上載運:基隆港與貨物的流轉〉戴寶村教授
    NT$ 0
  • 11/15(六)14:00-16:30〈故宮文物南遷的故事〉莊靈先生、蔡玫芬女士
    NT$ 0

NT$ 0

單筆訂單購買數量限制10>=數量>=1